节气养生|立秋养生重在“收”与“养”
立秋
七月节
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三个节气
秋天的第一个节气
孟秋的开始
《立秋》----左河水
一叶梧桐一报秋,
稻花田里话丰收。
虽非盛夏还伏虎,
更有寒蝉唱不休。
农历闰六月十六
立秋
2017年8月7日 15:39:58 星期一
初候,凉风至
《礼记》作盲风至。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。温变而凉气始肃也。《周语》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。
二候,白露降
大雨之後,清凉风来,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,尚未凝珠,故曰白露降,示秋金之白色也。
三候,寒蝉鸣
寒蝉,《尔雅》曰寒螿蝉,小而青紫者;马氏曰物生于暑者,其声变之矣。
秋风起,胃口开,又想补偿夏天的损失,便有了“贴秋膘”一说。也就是说体重减少才有资格贴秋膘,否则也当祛湿养脾胃,千万别吃撑。立秋当天要吃西瓜意为啃秋,表示炎夏结束,西瓜吃到立秋后十日止,再吃秋瓜就坏肚了。
秋天,特别是秋忙前后,农事虽忙,秋种秋收,忙得不亦乐乎!但忙中也有乐趣,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,在包谷、谷子、糜子生长起来以后,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,初结穗儿的时候,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、做戏的场所。
古人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、“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”之说,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,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立秋后,小孩子最容易感染感冒发烧等症状,年轻人最易出现咽喉炎,不少中老年人会感觉到关节疼等等,这些都与“秋燥”有关系。
秋季干燥,五行属金,对应人体的肺。气燥伤肺,从而会引发肺炎、气管炎、口干咽燥、干咳、皮肤干燥过敏等疾病发生,因此,秋季养生的关键就是要防燥。
秋燥最伤人的肺,所以立秋后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、补液生津的食物,如梨、芝麻、蜂蜜、银耳、藕等,少吃辛辣、燥热、油腻的食物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,秋天养生的要领是“使之安宁,已缓秋刑;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;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”。